安徽因地制宜,充分依托示范基地、扶持发展特色产业,支撑和促进各地贫困户早日实现脱贫。
【出镜】记者许敏 这里是安庆市太湖县徐桥镇桃铺村,我身旁这500亩的果蔬示范园,同时也是省农科院果蔬扶贫产业示范基地,在这里种植的包括秀丽西瓜、螺丝辣椒等十多种果蔬产品,都是由省农科院研发出来的新品种,这不仅优化了当地的种植产业结构,也带动了这里的贫困户脱贫增收。
正在给西瓜检查支架的阮祥枝告诉记者,这种用吊蔓栽培技术种植的西瓜名叫“秀丽”,亩产可达2500公斤左右,产值15000元。因为效益好,今年他们家通过扶贫小额贷款在这里入了股,一年分红至少3000块钱,到年底就可以脱贫了。
安庆市太湖县徐桥镇桃铺村村民 阮祥枝
我在这里上班,一天80块钱,一年合计下来吧,两万多(元)。
因为有帮扶单位省农科院提供的新品种、新技术,在桃铺村的这个示范基地里,村里的50多位贫困人口实现了就业,年人均收入10000多元。
安徽省农科院 副院长 刘万程
通过这个桃铺村能够推广到我们太湖县,复制到我们全省。通过我们的技术成果的转化使我们的农民增加收入,使我们贫困人口尽快地能够脱贫。
跟太湖一样,望江、肥西、定远等地充分利用山岗地和抛荒地发展特色经济作物,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。
安庆市望江县望马楼村民 陈银来
我今年种了3亩油茶,果实结得很好,大概在1000块钱一亩。另外,我在油茶基地上班,有1800元一个月。
合肥市肥西县官亭镇张祠村 党支部书记 孙帮勤
扶贫对接户59户,涉及171人,现在通过省扶贫办抽调第三方验收,整体脱贫。
为拓宽贫困农民增收的新路子, 亳州、滁州、六安、安庆等地还综合发展养殖业,兴起“稻田养虾”新型特色养殖模式。今年,霍邱县三流乡双塔村的贫困户李大林在自家水稻田里养起来龙虾,预计一年可增收三万元。
六安市霍邱县三流乡老集村 村民 李大林
今年还要多养20亩多地,咋子也不愁脱贫了。
六安市霍邱县三流乡党委书记 孙广杰
我们不仅为他们争取政策扶持,还从技术销售上提供服务,让群众彻底实现脱贫。2016年已脱贫286户,其中178户通过养龙虾脱贫。
精准施策,压实责任,现在,安徽各地正因地制宜,因户施策,精准发力,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