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成果转化

山泉流水养殖草鱼技术

发布日期:2017-07-13    来源:科技产业处    阅读: 次   字体:[大] [小]
      适宜区域:皖南山区、大别山区。
      适宜对象:合作社带动或贫困户自主发展均可。
      效益分析:10m2-15m2流水池年产草鱼商品鱼150kg,市场价60元/kg,收入9000元;鱼种费1150元,流水池折旧费1500元(建造费1.5万元,15年折旧),人工费不计入,成本2650元。效益6350元/池/年。
      推荐品种:草鱼
      技术要点
      1、环境要求
      森林植被良好,无工业、生活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,环境安静,交通便利,山泉溪涧常年水流充沛,水质清澈,不易受洪涝灾害,夏季水温最高≤25℃。
      2、鱼池建造
      2.1鱼池布局。依据小溪、河流枯水期水流量和对养殖尾水自然净化能力决定,每公里鱼池分布总数4口-6口,总面积<100㎡,分散建造,不宜过于集中。
      2.2面积与形状。面积10㎡-15㎡,池埂高度(或池深度)以洪水期不淹没为准,蓄水深0.8m-1.2m;依地形、地势建造矩形、正方形、圆形、椭圆形等。
      2.3池壁结构。池壁用石片、卵石+防渗芯墙垒砌,厚度≥0.8m,牢固不易被洪水冲毁;用三合土或混凝土作防渗芯墙,厚度≥0.2m。
      2.4池底结构。用三合土夯实池底,上面铺一层片石或10cm-15cm砂砾,向排水口方向有4o-6o的斜坡。
      2.5进排水系统
      2.5.1进水。石块或卵石垒砌明渠、暗渠或管道,牢固不易崩塌。进水渠道设置沉砂井、流量控制闸。
      2.5.2长方形鱼池。进水口设在鱼池短边池壁上,排水口设在与进水口相对的短边池壁底部,水流沿鱼池长边纵向流动,避免出现水流死角。
      2.5.3正方形(圆形)鱼池。进水口设在池壁切线上,排水口设在鱼池中央底部,水流沿逆时针方向进入鱼池,在池内形成逆时针环流。
      2.5.4溢水口。在鱼池池壁正常水位高度靠近出水口位置设有溢水口,起排除水面漂浮物的作用,并防止排水口堵塞时鱼池水流停滞或池水漫过鱼池。
      2.5.5沉淀池。单个鱼池沉淀池建在池外出水口、溢水口处,面积≥1m2,池深1m;连片鱼池沉淀池建在排水渠末端,面积≥鱼池总面积的10%,池深≥1m。沉淀池为矩形或圆形,池壁构造与鱼池相同,池底呈锥形,铺片石,排水口设在上部。鱼池排、溢水流入沉淀池,鱼粪残饵沉至池底,表层清水流到小溪、河流。
      2.5.6拦鱼装置。鱼池的进、排、溢水口设有拦鱼栅。拦鱼栅为横向栅状结构,间距2cm-3cm。
      2.6防护设施鱼池上方搭建棚架,种植藤蔓类蔬果作物,防止鸟类侵袭。
      2.7其它配套设施
      可配备视频监控、增氧和水质实时监测设备。
      3、鱼种放养
      3.1鱼种
      3.1.1来源。具有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的水产良种场。
      3.1.2品种规格。草鱼0.25kg/尾-0.5kg/尾。
      3.1.3质量。体质健壮,鳞片鳍条完整;无药残,无寄生虫感染、水霉病等。
      3.2放养
      3.2.1养殖模式。主养草鱼,轮捕轮放。
      3.2.2投放量。草鱼8尾/㎡-12尾/㎡。
      3.2.3鱼种消毒与免疫。鱼种进池前严格消毒,用3%-5%的食盐水浸泡10分钟-15分钟或用10mg/L-30mg/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分钟-30分钟。注射草鱼病毒性出血病和细菌性疾病疫苗,方法按照疫苗使用说明书。
      3.2.4放养时间。12月中下旬-2月上中旬,水温3℃-10℃时放养。
      4、养殖管理
      4.1饵料
      投喂人工种植的黑麦草、苏丹草等,或野生饲草,以及笋壳,农作物茎、叶、果实等。饲料要新鲜、适口,严禁投喂存放过久和霉烂变质的饲料。
      4.2投喂
      4.2.1投饲量。日投饲草量约为草鱼体重量的40%-70%,根据饲草种类、水温、鱼摄食强度酌情增减,以下次投喂前1小时-2小时吃完为宜,吃不完的饲草在下次投喂前捞出。
      4.2.2投喂频次。每日两次,08:00-09:00、16:00-17:00各投喂一次,分别为日饲量的30%、70%。水温低于10℃或干旱缺水时停止投饲。
      4.3管理
      4.3.1水流量调节。最低流量时应能保证鱼池排污顺畅、池水溶氧量不低于4mg/L,最大流速不大于0.6m/s。
      4.3.2巡池。每天早晚2次巡池,观察水质、水温、流量以及鱼的摄食、活动情况,及时清理进排水口杂物、鱼池中的草梗和沉淀池中鱼粪残饵,保持流水畅通和水质清新。经常检查进、排水口拦鱼栅损坏情况,汛期应做好防洪工作,增加巡池次数,特别注意树叶、枯枝等阻塞进排水道造成缺氧。
      4.3.3排污处理。在沉淀池中浮水栽种空心菜、水芹菜等水生植物,利用水生植物发达的根须过滤废水中细小的污染颗粒,吸收养鱼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。
      5、鱼病防治
      5.1预防
      6月-9月。搭配投喂新鲜的紫苏叶、水辣蓼、车前草、铁苋菜、石菖蒲等药饲两用植物,预防肠炎、赤皮、烂鳃等细菌性鱼病。高温缺水季节减少或停止投饵。
      5.2治疗
      5.2.1水霉病。采用土槿皮、山苍子等中药复方制剂治疗,按说明书用量的17-20倍剂量使用,每天泼洒1次,连用5天-7天。
      5.2.2小瓜虫病。加大进排水流量,池水交换率≥4次/小时,同时使用新鲜松技,扎成捆置于池内进水口处,用量1kg/m³-3kg/m³水体,3天更换一次,连用3次-5次。
      5.3施药要求
      严禁使用禁用鱼药,以中草药为主。除治疗小瓜虫外,施药时需减少池水流量,或停止进水,采取人工增氧措施,药浴方法治疗。
      6、养殖日志
      按时填写养殖日志,内容包括放养日期、天气、水温、流量、水质、投放苗种数量、鱼体生长、投喂饲料的种类及数量、疾病及防治方法、用药情况等。
      7、捕捞出售
      养殖周期≥2年,商品鱼规格:草鱼≥1.5kg/尾。捕捞前需停食2天-3天,以提高运输成活率。
(江河)
    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