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成果转化

猕猴桃优质高效栽培技术

发布日期:2017-07-13    来源:科技产业处    阅读: 次   字体:[大] [小]
      适宜区域:皖西大别山区、皖南山区。
      适宜对象:劳动强度较大,棚架设施投入较高,有一定经济条件的贫困户可选用。
      效益分析:猕猴桃平均亩产达1000-1250公斤,按市场平均价14元/公斤,亩产值14000元以上。扣除生产投入,每亩纯收入可达8000元。
      推荐品种:金瑞、皖金、皖翠、翠玉、徐香

      技术要点

      (1)建园。适宜在亚高山区(海拔800-1400米)种植,选择土层深厚、土壤肥沃、质地疏松、排水良好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建园,如在低山、丘陵或平原。配备适当的排灌设施,保证雨季不受渍,旱季能及时灌溉。园内四周最好建防风林。

      (2)栽植时期。猕猴桃落叶之后至翌年早春猕猴桃萌芽之前定植完毕,即12月上旬至2月上中旬,越早越好。

      (3)授粉树的配置。雄株的选择应注意与主栽品种花期相同或略早,花粉量大,花期长。雌雄株比例6:1或5:1。

      (4)架式与栽植密度。一般栽植密度与栽培架式密切相关,“T形架”栽植密度为3m×4m,每亩约栽植56株,“平顶棚架”栽植密度为3m×5m。

      (5)栽植方法。苗木放定植穴的中央,勿使根系直接接触肥料。用手使根系向四周舒展,并用细土覆盖根部,随后复土盖平,用脚稍微踏实,灌足定根水。栽植深度以根颈部与土面相平或略高为宜,嫁接口不能埋入土中。

      (6)土壤与水分管理。结合施基肥,以每年或隔年在根系外围深翻;在树冠内宜浅。春季结合除草在树盘附近浅耕;夏季结合除草对树盘进行浅耕除草松土。园区应配套使用滴灌、喷灌设施。秋雨期,要及时在果园内或植株行间开沟排水。

      (7)施肥管理。①基肥在10月下旬-11月下旬果实采摘后,立即在树盘周围挖深35厘米,宽30厘米的环状沟或沿植株行向开沟,施入腐熟的有机肥并加入油饼、磷肥,然后灌水复土。②萌芽前追肥在2月下旬-3月上旬,施以氮肥为主的速效性肥料,并结合灌水,亩施尿素6-10公斤。③果实膨大期施肥在谢花后一周(5月下旬-6月中旬),每株施复合肥料100-150克。④果实生长后期施肥在7月下旬-8月上旬,施速效性磷、钾为主的肥料,每株施磷、钾肥200-250克。⑤根外追肥:在盛花期和座果期,用0.3%的磷酸二氢钾或0.2%的尿素液进行根外追肥。

      (8)整形修剪。整形以篱架水平整形、少主蔓自由扇形、“T”字形小棚架等树形为主,以轻剪缓放为主,加强生长期的修剪,缓势促花结果。夏季修剪。一是除萌,即抹除砧木上发出的萌蘖和主干或主蔓基部萌发的徒长枝,除留作预备枝外,其余的一律抹除;二是摘心,即座果期,春梢已半木质化时,对徒长性结果枝在第10片叶或最后一个果实以上7-8片叶处摘心;春梢营养枝第15片叶处摘心,如萌发二次梢可留3-4片叶摘心;三是疏枝,即疏除过密、过长而影响果实生长的夏梢和同一叶腋间萌发的两个新梢中的弱枝;四是弯枝,即幼树期对生长过旺的新梢进行曲、扭、拉,控制徒长,并于8月上旬将枝蔓平放,促进花芽分化。__冬季修剪。一是疏枝,即主要疏去生长不充实的徒长枝、过密枝、重叠枝、交叉枝、病虫枝、衰弱的短缩枝、无利用价值的萌蘖枝和无更新能力的结果枝;结果母枝上当年生健壮的营养枝是来年良好的结果母枝,视长势和品种特性留8-12个芽短截,弱枝少留芽,强枝多留芽,极旺枝可在第15节位后短截。已结果3年左右的结果母枝,可回缩到结果母枝基部有壮枝、壮芽处,以进行更新。二是结果枝处理已结果的徒长枝,在结果部位上3-4个芽处短截,长、中果枝可在结果部位上留2-3个芽短截,短果枝一般不剪。留作更新枝的保留5-8个芽短截。

      (9)病虫害防治。猕猴桃的主要病虫害有溃疡病、花腐病、炭疽病、蔓枯病、褐斑病、果实软腐病、疫霉病、根朽病和金龟子、透翅蛾、花蕾蛆、吸果夜蛾等。主要采取以加强管理,增强树势,强化土壤消毒,加强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方法防治。

      (10)采收与贮藏。①一般在果实固形物含量要求在6.2%以上时采收。中华猕猴桃早熟品种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,迟熟品种在9月中、下旬至10月上旬采收;美味猕猴桃在10月底至11月上旬采收,最晚不迟于露霜。②利用常温贮藏、低温贮藏和气调贮藏等方法,可分别对猕猴桃进行短期贮藏(1-2个月)、中长期贮藏(4-6个月)和长期贮藏(6-8个月),其中低温贮藏应用得最广泛。

(齐永杰)

    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