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成果转化

马铃薯栽培技术

发布日期:2017-07-12    来源:科技产业处    阅读: 次   字体:[大] [小]
      适宜区域:全省各地排灌两边的露地、冬闲田或设施均可春、秋两季种植。
      适宜对象:生产管理省工,全程机械化生产机械配套,便于规模化种植,以及与其它果蔬开展立体套种,具有一定劳动力条件的贫困户均可发展。
      效益分析:露地地膜覆盖马铃薯5月中旬前后上市,亩产2200公斤左右,菜用品种地头批发价2.5/公斤左右,亩产值约为5500元;大棚春马铃薯上市期为4月中旬日,亩产量为2200公斤左右,菜用品种地头批发价约4.0/公斤左右,亩产值约为8800元;秋马铃薯上市期11月下旬-12月上旬,亩产量1800公斤左右,市场销售价3.0/公斤左右,亩产值约5400元。如果种植特色马铃薯品种,每亩效益会更高。采取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进行马铃薯生产,可较大幅度降低人工成本,提高种植管理效率。
      推荐品种:适宜安徽种植的特色品种有黑金刚、红美人、黄宝石;加工型品种有大西洋、夏波蒂;菜用品种有皖马铃薯1号、皖马铃薯2号、费乌瑞它、中薯20号、中薯5号、早大白、郑薯6号、新佳2号等早、中熟品种。
      技术要点:规模化种植户可以选用“洪珠”、“希森天成”等品牌马铃薯播种机、上土机、杀秧机和收获机等,实现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,其中马铃薯播种机可以一次完成土壤旋耕、施肥、喷药、播种、起垄、覆膜等复式作业;小规模种植户可以选用费县华源农业装备工贸有限公司生产的“鴻發”、“囍登田”牌或洛阳卓格哈斯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“小白龙”牌多功能田园管理机,进行开沟、起垄、培土,实现马铃薯的半机械化栽培。种植马铃薯的用地必须具备良好的土、水、气条件,排灌两便,土质以壤土或沙质壤土为宜,稻田土和砂浆黑土种植前要提前深翻田块,充分晒垡冻垡,保证马铃薯播种时土壤疏松、土块细碎、墒情适宜(土壤65%70%含水量)。春季大棚马铃薯1220日左右播种、露地马铃薯120日前后播种。每亩需优质脱毒种薯150公斤,田间保苗4200株左右。播种前2天对种薯进行切块,并用滑石粉添加防治细菌和真菌性病害的杀菌剂进行拌种(如58%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0.5公斤+70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公斤+农用链霉素60+滑石粉50公斤拌种薯500公斤)。马铃薯起高垄进行地膜覆盖栽培,播种深度10厘米左右,采用培土机在出苗前进行膜上覆土保障马铃薯自己出苗,苗齐后进行培土防止马铃薯青头。采用大棚等设施栽培的,马铃薯出苗前大棚不进行透风,出苗后进行正常的温度管理,白天温度25度左右,夜晚温度15度。生长期间注意马铃薯的肥、水管理,不得缺水、缺肥,块茎膨大期土壤水分控制在75%80%左右,提前预防马铃薯地下害虫和早疫病、晚疫病等病害,及时控制马铃薯徒长。春季大棚马铃薯在420日前后即可上市,露地马铃薯在515日前后上市。   

秋季马铃薯于820日前后播种,采用春季预留下来的无虫害和病害的50克左右整薯进行播种,整地、施肥和播种方法同春季马铃薯,播种结束后垄面不进行地膜覆盖,但可以采用稻草、麦草秸秆进行垄面覆盖进行保墒,促进出苗。播种前20天,先用赤霉素5微克/毫升+500倍多菌灵对种薯进行浸种5分钟,捞出后晾干表层水,即可进行催芽。播种宜于早晨和下午进行,阴天可全天播种,并随播随覆土,防止太阳晒种。雨后要及时排除积水并进行中耕,确保顺利出苗;生长期加强肥水管理,避免缺肥和干旱,低洼田雨后要及时清沟降渍,以利薯块膨大。在生长期结合病虫害防治,适当喷施叶面肥进行追肥。进入10月下旬当寒潮或早霜冻来临,对秋马铃薯进行简易覆盖保温,延长秋马铃薯块茎膨大期,提高产量,可待地上部茎叶枯死时再收获。

(廖华俊)
    分享到: